据财联社报道,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谈及马斯克时表示,预计他完成改革任务后会回去经营公司,其领导的“政府效率部”或“在某一时刻终结” ,但自己会尽力挽留。而此前马斯克已宣布,计划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(DOGE)的职务。
今年1月20日,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当天签署行政令,组建由马斯克领导的DOGE,目的在于对联邦政府进行改革,以大幅削减联邦开支,恢复联邦政府的能力和效率。可谁能想到,短短几个月后,马斯克便决定离开这一职位。

马斯克作为“特殊政府雇员”,有着明确的任期限制。根据美国联邦法律,特殊政府雇员一年内服务时长不得超过130天。马斯克自今年1月20日就职,到5月底刚好接近这一法定时限。这种制度性的约束,从根本上限制了他在该职位上的任职时长,也为他的离职埋下了伏笔。
在任职期间,马斯克可谓雷厉风行,在DOGE掀起了一场“效率革命”。他的目标十分宏大,计划在130天内砍掉1万亿美元的联邦支出,这可是2024年联邦总支出6.1万亿的15%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,马斯克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。截至3月底,他已推动裁撤了3万多联邦雇员,同时让7.5万人通过“买断离职计划”离开,还关闭了美国国际开发署,大幅削减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和教育部等部门的预算,冻结国会拨款、贷款以及冗余合同。一番操作下来,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,DOGE网站数据显示,已为美国人节省了1300亿美元,平均到每个纳税人头上约807.45美元。
不过,这些改革措施在节省开支的同时,也触动了众多利益集团的“奶酪”。被裁撤部门的既得利益群体联合起来进行反击,国际开发署、教育部等部门纷纷起诉,指责改革破坏了公共服务的稳定性。在政治层面,两党议员也对马斯克形成了夹击之势。民主党议员强烈抨击他的改革是在“摧毁政府”,而共和党内部也有不少人担忧改革会引发选民不满,进而影响中期选举。甚至,国务卿鲁比奥等特朗普内阁成员也与马斯克爆发了激烈冲突。在民意方面,情况同样不容乐观。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调显示,高达54%的选民认为马斯克“正在伤害美国”,他的个人支持率降至39%,负面评价却飙升至55%。如此一来,马斯克在政治上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。
![]()
马斯克(资料图)
马斯克的政治身份,还对他的商业帝国产生了巨大冲击。特斯拉作为他商业版图中的核心企业,因与特朗普政府绑定,遭遇了用户的强烈抵制。2025年第一季度,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11%,全球交付量比预期低15%,股价也随之暴跌。更为严重的是,多地的特斯拉门店和充电站遭到暴力破坏,抗议者发起的“打倒特斯拉”运动,将特斯拉这个商业品牌变成了政治仇恨的宣泄对象。马斯克自己也承认,政府职务让他分身乏术,特斯拉当前的困境与他的政治角色有着直接关联。为了挽救特斯拉,辞职成为他止损的无奈之举。市场分析普遍认为,特斯拉若想恢复往日的辉煌,必须与马斯克的政府形象“划清界限”。
在宣布辞职之前,马斯克还扔下了一颗“舆论核弹”。他对国会成员财富异常丰厚的现象提出了质疑。他指出,许多国会成员年薪仅20万美元,但其财产却高达2000万美元,如此巨大的财富差距,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财富积累的合法性。这一言论瞬间引发了公众对国会成员财富来源的广泛关注,将美国政治领域的潜在问题暴露在聚光灯下。
![]()
马斯克(资料图)
对于马斯克的辞职决定,特朗普迅速表态。他表示马斯克很了不起,自己会尽可能挽留他,还提到马斯克有一家大公司要运营,总有一天要回去。从特朗普的话语中,能感受到他对马斯克的认可与不舍。但同时,特朗普也暗示了DOGE可能“在某一时刻终结”,这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。一方面,马斯克的改革虽然引发了诸多争议,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特朗普削减联邦开支的目标;另一方面,随着改革阻力的不断增大,以及马斯克商业帝国面临的危机,特朗普或许也意识到,让马斯克回归商业,对双方而言可能都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。
马斯克的离开,标志着DOGE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未来,DOGE是否还能继续推进削减开支的目标,特朗普政府又将如何应对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遗留问题,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而马斯克回到商业领域后,能否带领特斯拉走出困境,重拾增长势头,同样值得人们持续关注。这场商业领袖跨界政治的尝试,虽然以马斯克的辞职暂告一段落,但它所引发的一系列影响,还将在美国的政治和商业领域持续发酵。